剛剛看到一個我認為很有道理的一段話,KevJumba說他的成績在全體的學生來說是"above the average",但和亞洲人比較,就是"below the average",他描述一般人(美國人)對於成績的看法:
A: Awesome但對亞洲人來說:
B: Better(than most students)
C: OK
D: not doing so good
F: Fail
A: Average我覺得他的形容很貼切,亞洲人(包含我)好像真的是個很在意成績的種族。在國外,大家看到亞洲人就覺得他們的成績一定很好,一定很聰明,殊不知亞洲人為成績承受了多少壓力,不斷地cramming and cramming。
B: Bad (He said that other Asians get As, so people who are Asian but get B is below the average!)
C: Crap
D: Death
E: FXXK and your parents may try to abandon you!
有些事還是表面風光就好。
Poor Asians!
2 則留言:
我覺得基本上與民族性有點關聯
生活風氣我認為亞洲比歐美更趨忙碌(也不知道好還是不好).所以常造成我們過度武裝自己
或是比較主觀
這些包括了學業成績.工作表現.情感表達等
比如說歐美人哭都是那種{嚎淘大哭}的方式.亞洲人就比較含蓄EX:男兒有淚不輕彈等
事實上這也沒有誰好誰不好的問題.各有優缺點.(只是我發現亞洲人對文化態度上的缺點越來越多.歐美我就不清楚了)
成績表現我認為是亞洲人比較愛面子的鮮明表現之ㄧ(當然不能說是全體亞洲人啦)可是說到底.亞洲人數比較多.競爭表現也比較強烈.雖說不是什麼好事.但也是情有可原的.恩...我們只能盡量保持對成績的淡然態度.誰讓我們生在亞洲呢?
BY隆
或許,就現在的世界而言,所有得一切都是西方創造的,亞洲處於半邊陲。在強者越強,弱者越弱的今日,亞洲不願意向下沉淪,只好被迫提升,每個人都要拋棄自己的傳統,比西方更西方,去「適應」這些西方價值和知識。
亞洲人雖然佔了世界人口的多數,但在影響力上,是完全不及歐美,這可能造成了亞洲人的焦慮,或者,正面一點地說,是「憂患意識」。
雖說有「憂患意識」是件好事,也不乏亞洲人「飛上枝頭當鳳凰」的例子,但這些亞洲人多半只是亞裔的歐美籍人士,早就享受歐美在這個世界上的特權,真的土生土長而獲致權勢的亞洲人還真是少數。
我現在可以想到的大概就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吧。
世界還真的有點不公平,生對地方和生對父母占了成功因素的大部分。簡言之,投對胎或許比較有用。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