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9月 29, 2007

不被察覺的社會性意識

剛剛讀《自由時報》看到這篇文章,提供了很有趣的觀點。原來,加害者可能不只一個人......

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7/new/sep/29/today-o1.htm

星期日, 9月 23, 2007

《你的權利從哪裡來?》小書摘

這本書大概看了三分之一,本書論辯精彩,雖然有很多專有名詞及推論過程看不太懂,但論點對於我這麼沒受過完整法學教育的人來說,令人印象深刻,把一些深刻的文句留下來。

「......我們需要外在權威使我們免於無限選擇的內在焦慮。我們需要宗教來面對生命不可避免的死亡。我們需要來生觀念來合理化此生的不義,並且以來生作為趨善避惡的動機。......」P.99《你的權利從哪裡來?》(Right From Wrongs: A Secular Theory of the Origins of Rights),亞倫●德蕭維奇(Alan Dershowitz)

連續假期的第二天

除了縱情狂妄地睡覺,好像沒甚麼值得大書特書的事。

因為中秋連假,我把空英擅自休假了一天,這兩天都沒碰學校的東西,只看了一點課外書《你的權利從哪裡來?》,還有漫無目的的上網,有點小小的空虛,原來放假也不過就這麼回事啊。

平日上學搞得1:30才睡,讓我有種想休學的念頭(當然是賭氣,因為我沒別的技能);到了連假,有一堆時間讓你睡,你卻又約束自己9:00就要醒來,還要不斷規畫什麼時候要完成哪幾項學校的功課,搞得放假都不放假了。

現在的我,似乎不需要睡覺,而是需要好好的逃離這個環境──幾天。

星期二, 9月 18, 2007

Google Reader有中文版了

最近發現用RSS來閱讀部落格真的很方面,不用載入無謂的圖片和吵人的背景音樂,透過RSS閱讀器就可以得知訂閱的各個消息來源的最新文章。

在眾多RSS閱讀器中,我特別喜愛不須額外安裝軟體、採用瀏覽器介面的Google Reader,以往最令人可惜的就是Google Reader僅有英文介面,雖然不致在使用上產生障礙,還非母語,還是少了這麼一些親近感。剛剛登入Google Reader,發現居然是中文介面了!如此,Google Reader在我心中第一的地位可就更穩固了。

好啦,它確實已經從Google Reader進化到Google 閱讀器了XDDDDDDDD

星期一, 9月 17, 2007

颱風不逢時

剛剛在小登登聽數學課的時候,突然聽到明天放假的消息,一時間有點錯愕,因為我還沒做好放假的準備,打亂了我的計畫!

對我來說,放假算是人生存在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,就如同陽光之於大地一般(套句Ms.熊的話:這是cliche!)。原本我預計今天應該會很累,極有可能補完習之後,看歷史看到爆肝,所以就沒有帶星期三要考的《搶救國文大作戰》回家,想說明天再帶回家看就好了,如果今天這麼有心,還是可以看躺在家裡的《縱橫詩詞三百首》。

無奈,天不從人願,我信奉的莫非定律又應驗了,只要事情有出錯的機率,就一定會發生,而且最壞的情況總是會發生──明天放了颱風假,我沒法去拿《搶救》回家看了!

想放颱風假,颱風偏不來;想要去學校上課,就偏偏放了颱風假。你說,我明天該享受這「天上掉下來的禮物」看Michael Crichton的小說Next,放縱情懷,還是該提心吊膽擔心我那週考呢?

星期五, 9月 07, 2007

好黑暗的三類組

根據我養在第三類組的線民(咳咳,應該是同學才對XD)指出,學校所謂「生醫班」居然沒上音樂和美術,把這兩堂課挪作物理課和化學課。聽到這個消息,先是傻眼,再是捧腹大笑!

為了驗證消息的真實性,今天學校公布了課表,該班在課表名義上仍有音樂及美術課,但仔細一看,音樂和物理授課教師竟是同一人,可想而知,美術和化學的授課教師也是同一人,看來老師在人文與自然方面皆有專業,必定是奇才!

此外,他們的「隔壁班」居然也有類似情形,原來「專長班」真的很專注在「專長」方面......

今天看到一張有關社團的單子,要每個人填妥交回學務處,赫然發現原來有所謂「班級選社」這回事。某社會組班需選「語文研究社」,特定(廣義)自然組班須選「數學研究社」,經線民點出,才知道這是加課的一種。學校為了某些東西(雖然方法無助於目的之達成,有違行政法上適當性之原則),竟然犧牲教學正常化,噫!悲哉!

持平而論,每星期多兩三節課,可以為同學帶來什麼?近年來我們學校三類組考最好的是考上某國立前三醫大醫學系,然而學姐那屆並沒有這麼多奇奇怪怪的政策(或許有,但她沒有進特殊班),依然有資格考上不錯的醫學系。學校是不是該開開賭盤,讓大家下注,看看兩年會有甚麼不一樣?說不定賭盤賠率太難看,還可收激將法之效。

現在我才知道,原來高中也是很黑暗的......

星期日, 9月 02, 2007

侯文詠《靈魂擁抱》小感想

(the title, the former "侯文詠《心靈擁抱》小感想", is revised because of incorrect typing.)

很久沒這麼暢快地看完一本書了!有種讓我充新找回閱讀樂趣的感覺。

可能是最近閱讀的口味變了,以前偏愛文學類的作品,尤以小說為最。但近年來,我對法律、政治、媒體等社會現象很有興趣,看了些非文學類的書。不可否認這些書也很有趣,但總少了看小說的流暢感。這次我看《心靈擁抱》只花了兩天,而且看完一夜就忍不住翻下一頁,還因為劇情太曲折,深怕後幾行對出現不符我內心假設的情境,跳了好幾行「越」讀。

我一向很喜歡侯文詠的作品,以前喜歡他是因為他那些好笑的生活小故事,現在喜歡他則是被他那種簡潔、樸實文字組成的小說所吸引。沒有艱澀的詞彙,老嫗能解。他用流暢的筆法書寫他觀察到的世界,這個世界是這麼的衝突、這麼的戲劇性、這麼的荒謬可笑。雖然是小說難免要營造懸宕的效果,可能有些誇大,但我確信這個世界確實就是如此,因為深陷其中,所以才感受不到它的荒唐。

在楔子開始的前一頁,侯文詠引但丁《神曲》〈地獄篇〉的一段文字「愛,不容許那被愛的從愛中解脫」做為開頭。看完全書之後,再回想這段文字,覺得毛骨悚然。愛是如心理學家分析的那般理性有規則,還是包裹糖衣的控制慾?人可以為愛做出多少犧牲?這些犧牲哪些被認為是愛的表徵?哪些又被認為是騷擾?愛和騷擾由當事人兩造中的哪一方認定?真的有所謂「騷擾定義」這種東西的存在嗎?

人的標準說變就變,「只許新歡玩抱抱,不准舊愛獻殷勤」(引自侯文詠書中設計的報紙標題)有時標準連當事人都感到困惑,到底是「曖昧」還是「愛」?

----------

在sitetag發現了《心靈擁抱》,才發現自己去年寫的網誌書名打錯了,自己用google搜尋,還發現這個錯誤書名的感想還高居搜尋結果的第一個連結,真糗。

改過來了。--2008.06.07